2010年4月3日

幾個對於哲學疑問的五四三

很多讀哲學的學生一定會遇到外人再三發問的困擾:「讀哲學能幹麻?」、「讀哲學有前途嗎?」、「讀哲學真的能找到真理嗎?」我想關於上述三點質疑必須做點澄清;大學教育的其中一項特色就是可以依個人興趣選填某科系為自己將來做打算,那麼在這前提下,我很不能夠苟同讀哲學就必須背負「沒路用的臭名」。台灣教育失敗的其中一個地方就在於把整個大學教育體制扭曲成職業跳板,當一個人讀了某系,十之八九就決定他以後出外工作的命運,這就是為什麼第一類及第三類組每年擠破頭選填的原因,另外,我實在很不想吐槽那些每次老愛問這些沒營養話題的傢伙,有什麼原因讀哲學一定得回答的出這些無俚頭的質疑?在這當下我還真想反問:「那你為什麼也要讀XX系?」、「你讀這XX系也保證會有前途嗎?」、「有用嗎?」。一個問題如果僅僅是構築在替我們設想將來出路的話,我想這問題干你屁事阿?哲學在我的理解下,確實不能拿來作為吃飯工具使用,除非你夠有本事當學者教授或是出書就另當別論了,哲學知識我也承認不可能拿來賺大錢,但我必須說,這些關於外在所謂的工具說*(在這裡意指學以致用,與文史上的工具論完全無關)僅僅只是膚淺的,暸解事物背後的本質相信在外人的眼光裡可能是件很莫名奇妙、瑣碎無聊的事情,但你們是否知道,現代很多化學、物理知識在中世紀以前曾經是幾個重要的形上學(Metaphysics)思考,在理論尚未證實的假設,通通屬於形上學的思考範圍。而在這架構下,形上學思考雖然不能拿來當飯吃,但我敢打包票它可以使你變聰明。他不僅讓你不會輕易的接受膚淺的知識,讓你明白在獲取知識的背後我們要如何去檢視才能宣稱這知識是有用的。這是個態度上的轉變,我個人認為這思維對我幫助極大,因此我從來不後悔讀哲學。

關於三大質疑的最後一個回應,我想這是個華麗的誤解。一般哲學系所面試時最常遇到的一個現象就是面試學生常常會向面試委員表示讀哲學是為了尋找真理,真是有夠北七。我認為會這樣回答有極大的原因是受市面上勵志小說或是幾位偉人之口述所影響。在這裡所講的真理我猜應該就是指眾人所熟悉的包山包海的奧妙洞見,我必須嚴厲的指責哲學並不適合作為那些清談以及勵志作家嘴砲取暖吃豆腐的對象,「包山包海的奧妙洞見」這句畏瑣連我都覺得很噁心的九個字語句背後意義到底有沒有存在根本是有待去質疑的,真的想請市面上那些勵志作家及名人別老愛把XX哲學掛在嘴邊因為這實在是很不識字又兼沒衛生。另外這種"大眾真理"實在是深奧難懂,剛好歐陸或是宗教哲學最喜歡這種蠱惑群眾的形容詞,或許可以去問問他們,我相信他們會很樂意回答這種問題的。分析哲學對於真理的概念分析乃是指對語句真假值的探討,這當中必須運用很多邏輯運算,剛好有一門重要科目就叫做真理論(theory of truth),是用來專門在探討語句背後的恰當性。
會發展這套有趣的理論其源起古希臘某個白爛說了一句很不負責任的話:「所有的克里特島人都在說謊。」而說這句話的傢伙本身就是克里特島人。哲學史上著名的說謊者悖論(the Liar paradox)就是從這開始,漸漸地許多哲學家就會去探討這句話背後的真假值問題延續到20世紀,終於有突破性的解釋,但不幸地又生出一個更難解決的悖論:「我正在說謊」。這句話若為真,那麼「我正在說謊」這句就是真的,但「我正在說謊」這句話為真的話,那麼我等於是說我講這句「我正在說謊」就是假的,但我前提已假設這句話為真導致前後互相矛盾陷入難題。這句話目前被公認是完整的語句悖論。關於這討論在這裡我就不多冗言贅述了,這其中會牽涉到很多邏輯運算,有興趣可以去哲學哲學雞蛋糕參考我老大白鹿關於真理論的文章。

再回答這三大疑問,我衷心期盼能夠帶給那些對哲學陌生的非本科生理解。

2009年12月11日

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

梁瑞祥在課堂上探討了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 (mind-body dualism),笛卡爾的論述引人注目的地方再於他多加了一項god的概念放到他的心物二元論中,並主張心跟物若要互相影響,乃是透過了上帝的存在才能夠使兩者能夠互相連結。

大致上,笛卡爾的說法已經不為當代哲學家所接受,因為,上帝到底存不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若要說明心物關係與上帝有關,那就有必要告訴我們怎麼知道上帝存在?關於這點,笛卡爾早就想好怎麼應付這些質疑,因此他提出了一項有名的關於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


1.
上帝或者完美的事物”(存在)

2.:上帝或者完美的事物具有完美的性質

3.:存在是一種完美的性質




4 .:因此上帝擁有存在這個性質,故上帝存在。



這個論證在邏輯上是有效的,且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論證,不但蘊含了上帝的存在,也明確說明不管世界再怎麼變更,上帝依然存在著。一個看似完美的論證,很不幸地,到後來仍被宣告是一個錯誤的論證,還被叔本華拿來當作笑料自娛。(說一個論證在邏輯上是有效的,不代表在實質世界上一定也是有效的)康德指出,錯誤的原因在於笛卡爾在論證過程中鬼鬼祟祟的放入存在這個性質,導致整體理解下來,論證是多麼的無懈可擊。


有關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發展至今已經有更多的版本,在這發展下,我深信,上帝如果沒被科學有效證明其存在的一天,那麼至今祂仍然是一個不可認知的概念,更別談為其構築存在的論證。


2009年10月11日

論知識之老師我們就是不懂

作為一個哲學系或是讀哲學的學生我認為,一個議題或問題如果是我們所能掌握的認知範圍內的話,那麼在擁有該相關議題的知識前提下做嚴肅的探究與討論有必要識之為求知過程所不可或缺的態度,今天要是該議題的內容超乎了自身的認知能力或是理解力,我想有必要更應該以謙虛的態度來正視我們所不知道的知識。

知識論(Epistemology)裡對於知識成立的條件大致上可分為三要件,也就是說一個知識要成立必須擁有三要件乃是指稱知識若要在理性上成立必須要有真理(truth)信念(belief)以及證成(justification)三個最基本的元素*,設若某一項知識缺乏其中一種元素,那麼它在理性上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知識論上所探究的議題乃是對於知識的構成以及成立與否作多方面的討論,伴隨而來的求知過程是非常嚴肅與謹慎地。如果一項可在知識論上被構成是知識而我們認知上沒辦法理解的,就必須深入做探究、發問。因此在這裡我主張,一項知識不是人自身所能理
解且在不違反知識三要件的前提下若且為若該知識依然成立,不能因為你不能理解該知識就提出不合理的質疑。

今天某A公然在課堂上質疑商科老師的管理學問題,且用一種很歧義的邏輯來表達質疑立場。大意是A:「老師我們就是對這課程不懂,因為必竟這不是我們XX系的東西,應該要講的更白淺顯一點。我們就是會聽不懂」

當下我非常不清楚該A生的想法是什麼,現今老師所用的教材是比照大一新生入學時所用的教科書,也就是”概論”,之所以叫概論就是為了幫助不懂或是沒有釐清該項知識的學生去理解,做初步的鳥瞰使學生稍微有頭緒。如今A女對老師的教學內容提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質疑,我想有必要好好思考一下”你到底在問什麼”。這類理論雖然非本科學程,但又與我們是XX系有何相干呢?XX學概論不正是為了不懂該項知識的人做初步的整理,不是嗎?如果是以追求理解知識過程的心態來對老師提出質疑是合理的,我們都知道不懂,就是要發問,沒學過的東西就對外宣稱擁有該知識是沒道理的。但設若今天該項知識不是本科生的知識能力範圍,就應該更以謙虛的態度來發問,沒道理因為今天的身份是非本科生就認為該項理論是難理解的。

若按照前面我所提出的主張脈絡下去思考的話,這不正是一項可貴的知識嗎?這種商業理論不正是我們本科生不能理解的,所以才要去學,不是嗎?

2009年4月3日

[你我內在之黑盒01.] 心靈

心靈哲學主張:人的心理面向可分兩種,”感質”與”意向行為(功能)”。

所謂的感質就是說,人的七情六慾亦或是喜怒哀樂都屬於感質的範疇。今天我要是被人罵了打了,我會產生出悲傷的行為出來,這也是內心的感質面向所引發的。

而意向行為又是什麼?假設我今天餓了,我想要找東西吃,這種動作就是一種典型的意向行為。

那麼,光憑這兩種心靈分析就可以找出他人心靈的感質是什麼了嗎?我想這是很難的。一般來說我們人之所以會有行為是因為依據你心裡的狀態下所呈現出的一種動作,這點大家應該都能夠同意,但我們真的能夠知道他(它)心的感質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嗎?人的心智就好比一座黑盒子。你既觀察不到也摸不到它到底是什麼,我們只能透過心理所表現出的功能面向(外再行為)來判定一個人什麼樣的一個個性,哲學家也很早就察覺到了這點,因此主張:就算我們有可能在功能的面向上了解別人的心靈,也不可能知道別人的心靈的感質面相長什麼樣子︰我們可以知道當別人臉紅、哽咽、呼吸斷斷續續並落淚,代表他遇到了某些他不喜歡的事情,或者他需要安慰,然而我們無法確定當別人臉紅、哽咽、呼吸斷斷續續並落淚的時候,他的心裡到底有什麼感覺。

上面的結論你或許不同意,心靈哲學既然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注解與詮釋,但也意味著我們如果接受他的話,想必結局不是讓人很愉快,因此後來就出現了所謂的行為主義的學派。

既然我們無法知道別人實際上擁有的感覺,當我說「你的煩惱我了解」的時候,我到底在講什麼?又,我又是怎麼知道別人心裡是很煩惱的?

在面對心靈哲學的主張,我想有很多的論點是大家直得去懷疑與批判的,改天我再來說說行為主義者是如何去看待心靈哲學這方面得說法。

2009年2月23日

積極與消極、無神論板作為一種借鏡的效果

已經有好幾個人問我,為什麼我在MSN聊天與部落格文章上的文筆和平常跟我言談時的情境差很多?

我想,人總是在面對抉擇下會有想選擇積極與消極的一面。而我呢?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在與大伙吃飯或閒聊的時候只要聊天內容對不上我的話題或是我認為沒有插嘴的必要,通常我幾乎不太想開口說話,難道就只有這樣單純而已嗎?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傢伙,跟大家一樣,該在哪個場合該有的表情或動作我幾乎都會很傻B的跟著附和,甚至在與朋友間言笑當中,口裡不時充斥著髒話來迎合對方。所以,要做積極與消極的選擇是很容易的。

然而,對於語意表達,我也是有很激進的時候。就像我最近常在PTT無神論版和一堆版友作一些沒建設性的批評與嘴砲互相攻訐一樣。理由很簡單,我不覺得有要跟他們認真討論的必要。

這個版當初創立時,的確是有很多高手或是無神論者就聖經義理上做出很多的批判與議題討論,可是在這過程下每個人幾乎都很講道理,並不會因為被他們幾近認為是歪理的東西就作無情的批判或是使用激烈的情緒用詞,因為他們曉得某些教友是擁有他們對於宗教原典上的認同與信念。

久而久之,毫不意外的引來它板一些辯護者的激烈抗議與反擊,導致長久下來大家幾乎以攻擊對方為目的,以將對方擊倒為第一前提,好好的宗教討論版,變相成為有神論者(特別是基督教)與無神論者的戰場,往往下標題已經不是平常被認為是要做議題討論的內容,而紛紛改下”無神論者很可悲”或是”盲目的信徒很可憐”等等的標準沒意義的題目。而我在潛伏這個板上沒多久就剛好參與兩者之間的爭鬥,因此當我在遇到一堆PO了文腦袋卻裝屎的傢伙將文章發表在板上,通常都會很不負責任的躲在推文裡大肆抨擊,因為既然你們認為討論是其次,那我也豪不保留的攻擊你們。


以上對於在無神論版的小小心得,剛好反應出我內心激進的一面,正好可以拿來跟日常的生活互相做比較,給一些對於想了解此部落格的人作為一種參考。

2009年2月19日

蘋果慶生的夜晚

十二點多,精神疲憊的準備上床睡覺,腳踝的隱隱作痛實在是無法有想出門的動力,好幾次膩到O.S狂罵幹你娘。

. . . . . . . . . . .

一點整...帥晉再次就感心的打電話來找我一起跟他們幫蘋果慶生,一陣掙扎下,心想去去也好,吃個蛋糕,道個賀就順手走人,有事隔天再說。沒想到除了帥晉外連廣琦與阿草兄的友情攻勢太驚人,內心猶豫一下終於讓我心癢癢,這時包箱十二外加一人來亂的。
. . . . . . . . . . .

整夜的高亢嘶吼後,廣琦王圓圓等人四位先行離開一同回學校。時間將近五點整。

五點十分,離開前準備,鑰匙這時候竟他媽的翻遍整間包廂找不到,於是意識到有種不好的預感.....急忙電話狂call火熱小姐,沒接。改撥廣琦,電話通了,點小姐接的:「喔!好。我幫你問圓圓他們找找看。」

幾分鐘過後,點點:「你的鑰匙不小心被圓圓拿走了,可是我們已經回到學校了...... 」
. . . . . . . .

這時候,阿草兄夠意氣的願意借車給我去奔跑。頭一次來回市區-大潭不到三十五分鐘,一路時速幾乎不低於100..再另一頭點點還很用心的把鑰匙放在廣琦車子的置物櫃並用布蓋起來。

將近六點整…蹣跚的回東區好樂迪包廂..大二首次參加整夜的慶生夜唱,竟是以自婊收場……

Apple,生日快樂。妳讓我再次重溫夜唱的場景。

另外我也很感謝帥晉還會打電話過來找我一起慶生,以及阿草兄願意出借機車給我去討鑰匙。
廣琦的游說戰力真的很高,也感謝你的盛情。

話說當時來回台南的路上,騎著野狼飆車吹著剛下過雨的涼風,還蠻舒暢的。


. . . . . . . . . .


幹你媽雨後路上蟲子多的跟山一樣!!

2009年2月17日

佛洛伊德:你總是想幹你娘。


這張圖是專門在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很有趣味性的表示:不管你再怎麼選擇,你根本無法逃避伊底帕斯情結。然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上的貢獻,歷史給予的評價早已有定論。而佛洛伊德理論上的缺陷,倒也引來一堆批評者熱烈討論過。相信一代心理學大師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若想深入精神分析論辯請詳見原文出處哲學哲學雞蛋糕